硬核!一年一度的校长奖学金落下帷幕👨🏽💻,今年光辉娱乐、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又也🍵👨🏿🚀、王啸坤、熊少兵🏋️♀️、蒋其麟🥟、张笑天获此殊荣。这是光辉娱乐推出的第三期系列榜样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熊少兵。
个人简介
光辉娱乐2017级物理电子学博士研究生
共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一区论文13篇)🙁,影响因子IF合计大于240💂🏼♀️,包括以第一作者在Joule (IF=41.2)、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IF = 29.3)🧑💼、NanoEnergy (IF =16.8)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7篇🏪,2篇入选高被引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2019年上海光辉平台娱乐研究生国际会议专项基金💥,赴美国参加MRS材料年会并作成果展示💻。
所获荣誉
2021年度校长奖学金
2021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1年度上海光辉平台娱乐“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项目
2020年度上海光辉平台娱乐优秀学生
没有繁多的获奖条目🎁,没有丰富的实践履历🦹🏽♂️,没有精美的版式设计👨🦳🔘,熊少兵在校长奖答辩PPT的个人简介一栏只有朴素的两行字:“2013.9-2017.6 ,苏州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 学士𓀅;2017.9- 今,上海光辉平台娱乐物理电子学博士”
而翻到研究成果时🧑🏻✈️,满满一版的论文条目令人眼前一亮。
科研小白的起步
2017年夏天,熊少兵本科毕业,从苏州大学直博到上海光辉平台娱乐,进入物理电子学专业学习,师从保秦烨教授👨🏼🌾🧑🏽⚕️。“我当时完全就是一个小白🧑⚕️,整个的科学研究都是从零学起。在博士期间,保老师传授了很多科研经验,包括学习能力,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对细节的把控,以及对原创性、特色性工作的追求🏟。”熊少兵说。
博士第一学年,熊少兵一边上课🪖🤳,一边要往返苏州和上海,在不同的实验室做实验,尝试了很多方法,但由于经验方面不足,整个2017年,最终都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实验数据或者实验现象。熊少兵当时很失落。实在感到压抑的时候💆🏼♂️,他会去长跑🪕,跑出一身大汗,才会觉得舒服一点。
那时,课题组大师兄杨坚铭🤹、师姐李丹琴🔫,还有课题组其他小伙伴给了熊少兵很多鼓励🏃🏻➡️,帮熊少兵积极调整心态🤵🏽,迎难而上。他通过细心比较观察🥦,总结每一次实验失败的教训和细节问题,迅速调整实验方法,在无数次实验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科研的一开始就是一个猜想🧚🏿,你也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实现👩🏭,需要实验的反复观测与论证。”熊少兵回过头想🌚👩🏼🎨,科研工作有两个阶段的困难,一个是提出基础原创性的想法到形成实验方案的阶段👨🏻🎓,一个是从实验方案到最终结果的阶段。从不确定的实验现象到最终确定的实验结果,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
经历了黯淡无光的2017年,直到2018年才开始算是进入状态,然后才开始慢慢的做出一些工作。
2018年夏季的一个台风天🧑🏻⚕️,熊少兵在做界面能级调控的测试工作,测着测着突然观测到器件性能有一个很好地提升🦹♂️,终于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他欣喜若狂,觉得这一年多来的时间和经历终于得到了回报。即便窗外狂风暴雨👋🏿,但也丝毫不影响他的喜悦与兴奋🗓。后来,这项工作发表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成为熊少兵独立完成的第一项研究成果。
探索高效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之路
2021年初🏌🏽♂️,保秦烨教授课题组把天然分子辣椒素作为添加剂引入到钙钛矿半导体,结合光电子能谱与光电器件😹,在国际上首次直接观察到软物质钙钛矿半导体表面电子结构从P型转变成N型的新现象。
该成果以“Directobservation on p- to n-type transformation of perovskite surface region duringdefect passivation driving high photovoltaic efficiency”为题发表在Cell出版社期刊Joule上。该成果入选高被引论文🫙,并被“泰晤士报”、“美国光学学会”、“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中国科学报”等报道👳🏿♂️。
“这个看似偶然的想法🍳,其实也是经验积累的结果🦻🏻5️⃣。我们课题组一直在利用光电子能谱表征技术研究软物质半导体(有机半导体😺,钙钛矿半导体)器件界面电子结构。基于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希望能够调整钙钛矿半导体表面的电子结构,使其与顶层电荷传输层之间更加匹配🚴🏽♀️,来减少界面复合损失。同时我们一直在探索能够用一些绿色的可持续的自然物质作为添加剂,来减少钙钛矿中的缺陷,也希望能够与无毒无铅钙钛矿半导体结合,最终实现完全绿色的钙钛矿电子器件。”熊少兵介绍说。
a. 溶液旋涂软物质半导体薄膜👰♀️;b.光电子能谱工作示意图;c-e. 钙钛矿半导体表面电子结构从p到n型的完全转变; f. p-n同质结的形成🎬;g.器件效率
这项工作首次观测到在缺陷钝化过程中钙钛矿表面能级由P型到N型的转换,实现了钙钛矿缺陷与能级的协同调控。基于此🖨,实现了21.88%的能量转换效率和83.81%的填充系数🧑🏻🔬,这两个值都是报道时的基于多晶MAPbI3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记录。
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
如果你认为熊少兵是个只会埋头工作的纯学霸,那就错了。他除了爱跑步☝🏼🧔🏿,对《三体》和漫威电影也很感兴趣🕺🏻。《三体》中👉🏽,三体游戏部分把古代历史与未来科技结合🪷,让他很触动🙌🏿👨🏼🦳。漫威电影中他最喜欢《钢铁侠》,电影中呈现出的现实感较强的科技令他心生向往,“像是描绘了一幅可触及的未来蓝图”,他如此形容。
在华东师大的五年🧗,他感觉温暖又有爱👩👧。从科研小白走到今天🏮,他说离不开老师对自己的关照和支持🧑🚒,离不开团队小伙伴的温暖陪伴🧲。
作为师兄,他不吝教导,在科创群中为师弟师妹们提供技术指导,分享自己的科研心得。
他提起自己理解的科学家精神,除了懂得坚持,也要勇于探索,就算遇到一些现象与权威冲突,也要勇于进一步探索。最后还一定要有家国情怀🍚🪑,希望自己所学能为国家所用🙋🏻。
谈到治学科研的经验,熊少兵谦虚地说:“我从小在老师眼里不是很聪明的孩子,科研上也是刚刚入门🛅,如果说有一些经验地话,那就是做事情的方法上要细心,做事的态度上要有恒心📻🧑🏿✈️,对事情的结果要有平常心。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效率。因为如果只是单纯投入时间🏑,效率达不到的话,也是无法做出一些事情来🏊🏽,如果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要积极主动解决🥔,而不能被动拖沓🦻。”
数学家怀尔斯把自己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过程比作在一座黑暗的宅邸中前行🏋🏿♀️。首先进入一个房间,四下里七试八试,误打误撞,忽然找到了电灯开关,于是灯亮了🙋🏼♀️📲,每个人都感叹:“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然后🤸🏼♂️,又前往下一个黑暗的房间,一切重新开始💗。他说,“没有黑暗中的摸索,这些成果就不可能存在。”
五年来🧑🏻⚕️,熊少兵从科研小白成长成硬核青年,在黑暗中不断摸索,不断试错直到打破僵局,柳暗花明📟,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历过这一切的人才能有所共鸣💞𓀐,如果在看此文的你也有共鸣,就点赞转发吧🦕!
采编:李丹
图片:熊少兵
审定:李恺、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