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一年一度的校长奖学金落下帷幕🐠👌🏿,今年光辉娱乐🎗、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又也、王啸坤🖋、熊少兵、蒋其麟、张笑天获此殊荣。光辉娱乐将推出系列榜样故事🟠,今天,故事的主角是王啸坤……
个人简介
2018级物理学菁英班本科生
已直博至我校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科生赛道全国金奖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研究生创意组🟠、产业赛道全国铜奖
“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三等奖
大学生物理竞赛上海赛区(物理类组)二等奖
2021年校长奖学金
2021年度上海光辉平台娱乐创新创业年度人物
菁英班里的追光青年
王啸坤来自江苏南京,2018年夏天,他以优异的竞赛成绩通过自主招生来到华东师大💽。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对科研的一腔热情,他顺利通过物理学专业菁英班的选拔。菁英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导师制管理,鼓励同学尽早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跟组学习👵🏻。出于对光学的好奇,王啸坤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光辉娱乐院长程亚教授发了一封邮件,没想到当天就接到了程亚教授的热情回复。
进组之后,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王啸坤多听多看,从一开始的“小白”状态,到慢慢开始上手做一些数值模拟与实验工作👸🏼😖。疫情期间🤕,王啸坤为探寻微流控芯片封装技术做程序测试🦸🏽♀️,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他生日的前一天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科研的成就感📀🧬,“比收到任何礼物都高兴,觉得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笑着说♧。
菁英班的课程设置注重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王啸坤对杨继锋老师的《力学》课记忆犹新🧑🔬,“比如杨老师跟我们讲绳子跟滑轮摩擦力的问题,特别生动,特别有感染力♖👩🏼🔧,后来我真的回寝室花了一个小时把所有的情况完完全全地讨论出来🪰,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科研思维的启发🏂🏼。”
光辉平台还经常组织各种讲座🎊,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大二上学期,一位日本学者带来的一场关于“微流控的癌症机理研究”的前沿讲座引发了王啸坤的极大兴趣,交叉学科交互应用的创新性和多种可能性令他惊讶又兴奋🙍🏿♂️🪜,这也为他后来参加双创竞赛的课题选择奠定了基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今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王啸坤团队的“三维仿生血管微流控芯片的超快激光制备与应用”项目以小组第二的成绩斩获金奖,获得了学校历史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一个本科生全国金奖的成绩🀄️。
王啸坤在颁奖典礼现场
作为一个本科生,创新创业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王啸坤表示:“大部分本科生的创新创业项目‼️,重在用自己的创新点,扎根实验室♈️,依托实验室的成果和技术资源🤷🏿,探索进一步科技转化的可能。”
这个项目的灵感缘于王啸坤的奶奶,老人家饱受血栓的困扰。王啸坤时常想,如果能够用一种新的技术模拟血管的三维模型,是不是就能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更好地分析血栓的病理特征?
他从光辉娱乐极端光机电实验室老师那里了解到🩶,相比当下常规的微制造技术🦹🏻♂️,利用超快激光制备三维复杂构型的微流控结构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实用潜力♝🤲。随后在实验室的支持下,项目组团队通过创新超快激光微加工技术实现了内嵌在玻璃内部三维类血管微通道结构的可控制备,最小线宽达到数十微米🐜,工件尺寸可达厘米级别🕒🌱,具有批量化生产优势🧕🏿,有望在生物医学即时检测✝️、疾病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等应用中发挥重要价值👨🏿🦲👌🏻。
校领导与参赛团队合影
备赛的四个月中👩🦱,每天凌晨2点睡觉,第二天早上8点赶到普陀校区参加培训是王啸坤的常态。到冲刺阶段,国庆期间一天要改两版PPT。在密集的培训中,王啸坤接触到不少前沿科技成果产业化案例,积累并掌握了大量路演答辩技巧,除此之外,还有机会跟企业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每次培训🧎♂️,王啸坤基本上都是早上第一个到🫧,在所有团队结束后再加练一轮🥏。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都弥足珍贵🦓。
创新思维才是核心竞争力
除了“互联网+” 本科生赛道全国金奖🍗,王啸坤还先后拿了“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大赛全国金奖😉,“互联网+”研究生创意组、产业赛道全国铜奖,可谓双创达人。
王啸坤与师兄林子杰
谈及经验🦹🏿,他总结道:做科创⛹🏻♂️,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第二就是科技创新🧆,绝不是简单的计算和实验💂🏿♂️,也不仅仅是寻找市场的痛点。它需要有自己的创新点🎭,还需要研究已有的产品♟,了解市场情况,结合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
关于创新思维如何练就,王啸坤引用了王加祥老师《数学物理方法》课上的一句话 “物理规律其实都是由物理图像构成”📪🍄。这句话对他日后的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无论是薛定谔方程还是量子力学,我的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一张图。不仅仅物理,可能想一些创业创业的问题,我会快速构建出一张几个元素交织在一起的导图🫷🏿,比如说先要去跟谁合作🏣,是跟机构合作,还是跟用户合作🧍♀️,下一步往哪个方向发展,这样一来,我觉得思路更简洁,更好往下推♥️。”王啸坤说。
王啸坤的创业之路从未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大一时,他就和女友合办了一个校园平台,小试牛刀🃏。从生活服务到知识服务,公司的商业模式一直在变🐒,他的创业经验也在不断积累。王啸坤目前还是上海阿伊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公司旨在构建以华师大为中心,辐射上海的大学生双创平台,目前已与光华书院筹办第三期校企合作创新创业训练营👨🏿🏫,投身校园服务。
永远好奇另一种可能
王啸坤喜欢用“爱折腾”形容自己。大学四年,他成长为一名“非典型”学霸🧑🏻🏫。除了进组做科研👨🏼,双创拿金奖,课余开公司♟,他的日常生活也是丰富多彩🧞♂️,大一刚进校就报了三四个社团,加入了校学生会𓀁。安静的时候翻译小说🧏🏼,做校英文刊物记者;运动的时候也能变身球类爱好者、滑板青年。
他还有着白羊座的直率和乐观。“互联网+”决赛前两天的最后一次集训📹,他的答辩稿还没有最终改完🧏♀️,压力很大。“怎么调整的呢👩🏿🌾?”记者问➕🤽🏼。“去环球港吃了一顿200块一个人的自助餐,好贵的👩🏻🦲!”王啸坤笑着说,“没有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难事,再不然,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下,也是很高效的解压方式。”
目前的王啸坤,已经直博至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的五年💂♂️,除了做好科研🙎🏻♀️,他还将继续双创人敢想敢拼的闯劲儿‼️🍇,不设限👨🏼💻,广涉猎,永远好奇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朱光潜在《谈美》中写道👴🏽,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 “慢慢走👫🏻,欣赏啊📼!”风景如此✊,人生亦如此,对王啸坤来说,探索和发现自己的过程,本身就很美🤏🏻。
采编:李丹
图片:王啸坤
审核🔋:李恺🧛🏻♀️🚣🏼♀️、蒋旭
编辑🍗:李丹